孟子講義【智觀經典】

• 【智觀經典】
• 詳實的考證與注釋,讓《孟子》汪洋恣肆、雄辯滔滔的言語一覽即明。

• 實用的「觀點」解析,以平淺易懂的角度切入儒家學問,讓人人都能一探孟子學說和主張的堂奧。
• 透過旁徵博引的「補記」,巍巍然地在讀者面前展開一幅戰國的鮮活畫卷,讓人如臨其境。
• 多本可享優惠,敬請電洽

分類: 標籤: ,

【詳細書訊】

孟子生活在那戰國風起雲湧的世局,比孔子所處的春秋末期,更為動盪不安,戰亂迭起,人心惶惶,民不聊生,政治暴虐,諸侯無道,功利主義卻大行其道。同時在思想方面也更加複雜多元,乃「百家爭鳴」的時代。孟子一方面繼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理念,並在與其他各家學說的論辯交鋒當中,確立了自己的學說和主張。在那個異端邪說橫行的世代中,孟子以「吾為此懼,閑先聖之道,距楊、墨,放淫詞,邪說者不得作。」「我亦欲正人心,息邪說,距詖行,放淫辭,以承三聖者。」令孔子學說不致於被淹沒消失,也護衛了儒家的心法和正道。

《孟子》與《論語》一樣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。《論語》的文字內斂簡約,《孟子》則多是長篇大論、機鋒善喻(不少成語所出);《論語》如同仁者的諄諄告誡,《孟子》則是義者的滔滔思辯。《論語》以明「仁」為宗旨,《孟子》則以明「仁」顯「義」為職志;《論語》對政治多以理念論述,《孟子》在論政時則會詳述作法和制度。

南宋時期朱熹將《孟子》與《論語》、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合在一起稱為「四書」,從此直到清末,「四書」一直是科舉必考的科目。此後,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就合稱「孔孟之道」,成為儒家學說的主流,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。簡言之,儒學的創始奠定在於孔子,而維護發揚之功則應當歸給孟子。

雖然歷經了兩千三百多年之久,讀《孟子》時仍使人感受到多樣的情緒,驚艷、讚賞、愉悅、激昂、悲嘆、莞爾、感動、苦悶、憂慮、釋懷和坦然。而仁智、文采、機鋒與思辨更不在話下。不管以前讀過或從未讀過,何妨超越時空,一窺孟子的至情至性。

【作者自述】

陳聖道,只是一位喜好古文的平凡人。沒有什麼顯赫學經歷,卻樂於品味簡單的生活。

【書籍目錄】

 
• 孟子簡介
• 梁惠王 上
• 梁惠王 下
• 公孫丑 上
• 公孫丑 下
• 滕文公 上
• 滕文公 下
• 離 婁 上
• 離 婁 下
• 萬 章 上
• 萬 章 下
• 告 子 上
• 告 子 下
• 盡 心 上
• 盡 心 下

孟子講義,孟子學,孟子學說,孟子註釋

【 孟子講義試閱 】

孟子講義,孟子學,孟子學說,孟子註釋:孟子見梁惠王

梁惠王 上

當孟子初見梁惠王時,魏國在之前已經打了多次的敗仗,所以孟子提倡的仁義,自然不能滿足梁惠王想要雪恥和富強的野心。
此時孟子是五十初頭的年紀,而梁惠王則是八十歲的老翁(隔年就過世),雖然行將就木,仍然不忘謀利,一開口就是「利」,而這個利是只想到「私我」,以當時的世局,就是想要富國強兵,兼併或一統天下。
從古至今「崇尚功利」似乎一直是人世間的主流價值,而孟子講義是否被認為是曲高和寡呢?
孔子曰:「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。」
《論語‧里仁》,「義」字上為「羊」、下為「我」,羊有犧牲之意,亦即要放下我的執著和自私自利的心,才能顯露義的本質。
在真理的世界,其實「義」和「利」並不是對立衝突的,君子的義是為大眾的「利」在設想和付出,而小人只想到自己的利卻不把眾人的利當做一回事,以致眾人都在爭奪私利,不顧他人之利,這才是不義的行為。
為了私利,甚至親人反目成仇、自相殘殺的事件時有所聞。
一位君子就是從為眾人利益設想來用心。
再不然,當外誘現前時,亦能有「見得思義」的覺知,才不致於在濁世中被污染而沉淪。

養生喪死無憾,王道之始也  之二

孟子說:「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,那麼就不能期望百姓比鄰國多了。不要妨害農作的時程,穀物便會吃不完;細密的漁網禁止放入深池裡,魚鱉類就吃不完;拿著斧頭在適當的季節進入山林砍伐,木材便用不完了。穀物和魚鱉吃不完,木材取用不盡,這就能使百姓養育生者、安葬死者而沒有遺憾了。百姓養育生者、安葬死者而沒有遺憾,這就是聖王之道的開始。在五畝大的宅院,種植桑樹(養蠶),五十歲的人可以穿絲綿的衣服;雞隻豬狗的豢養,不錯失繁殖的時節,七十歲的人就有肉可吃了;百畝大的田地,不要妨害種植的時機,那麼幾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會挨餓;謹慎重視學校的教育,反覆叮嚀孝順父母、友愛兄弟的義理,那麼頭髮斑白的老人就不必在路上背負或頭頂重物了。七十歲的老人穿著絲綿的衣服又有肉可吃,青壯年不挨餓不受凍,若如此卻無法稱王於天下,那是從來未有過的!若是豬狗吃著人吃的食物,卻不知道檢點節制;路上有餓死的屍體,卻不知道要發放倉庫的存糧賑濟;人死了,卻說:『這不是我造成的,是年歲收成不好。』這如同用刀刺殺人,卻說:『這不是我殺的,是刀。』若大王不要怪罪年歲收成不好,這樣天下的人就會前來歸順了。」

孟子講義,孟子學,孟子學說,孟子註釋:養生喪死無憾,王道之始也
孟子講義,孟子學,孟子學說,孟子註釋:五十步笑百步

五十步笑百步之一 上

梁惠王說:「我對於治理國家,可說是盡心盡力了!河內饑荒,就將人民遷移到河東,並將河東的米粟運到河內;河東饑荒也是一樣的作法。我觀察鄰國的施政,沒有像我如此的用心。但鄰國的人民並未減少,我的人民並未增多,這是為什麼呢?」孟子回答說:「大王喜好戰爭,我就用戰爭作比喻。戰鼓之聲接連響起,短兵相接,便拋棄甲冑拖著兵器向後而逃跑,有的逃了一百步之後停止,有的逃了五十步之後停止,而逃了五十步的人便譏笑逃了一百步的人膽小,大王認為如何?」梁惠王說:「不可以。只是逃不到一百步罷了,那也是逃跑啊!」

購物車